仙外校園網訊 明確前進的方向才能不走偏,才能走得更遠。在對新課標的不斷學習中,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物理教學對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性,同時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。物理課程是一個系統,更是一個生態。良性的物理課程生態需要課程內部內容豐富、結構嚴謹、類型多樣、層次清晰、聯系廣泛,要求我們從物理核心素養:物理觀念、科學思維、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共同考慮。本次教研活動,郜憲亭老師的《互感和自感》一課,不僅給學生帶來了一堂精彩的物理課,更給其他老師展示了新課標物理課堂的魅力。
高考評價體系中所謂的“情境”即“問題情境”指的是真實的問題背景,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活動場域。本節課以真實情景構建教學,從兩個沒有直接連接的線圈A、B開始提問,線圈A與線圈B為什么能夠傳遞信號?引導出互感的知識,并聯系生活實際中的變壓器、無線充電器、電磁爐等,加強學生對互感的理解,并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。緊接著提出問題,線圈自身磁通量變化,是否在線圈本身也產生感應電動勢?緊接著繼續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,討論并歸納自感的條件。
這種教學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、分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又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的精神,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、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。在整堂課中既有師生互動更有生生互動,在引導學生參與探索、發現、討論、交流、評價的學習活動中,能使學生體驗探索的艱辛與喜悅。郜憲亭老師的這節課,問題設計的目標明確,實驗的設計也緊扣問題本身,環環相扣,讓學生沉浸于思考。郜老師講課時富有感染力,內容多而精,板書設計也是簡單精煉。學生也樂與參與課堂討論,師生互動頻繁。可以看出郜老師平時上課中培養起了學生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,切合新課標對老師的要求。
新課程強調轉變學生在學習中被動的學習態度,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,使學生的主體意識、能動性、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。并非是要老師少講,學生多講,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。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,幾乎每一節課都有探究性實驗,如何取舍做與教,是每位老師在設計教學時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。每一次實驗的設計都是對教師的挑戰,每一次學生發自內心的笑容都是對教師最大的鼓勵。新課標對我們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,我們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更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的需要。特級教師梁旭老師堅持好課的標準是:讓“每一個學生”“發生”“持久的”“深入學習”,他堅信一個好老師,應該心中有學生,腦中有結構,手中有方法。